麻将胡了(vip在线入口)官方网站-Macau App Statio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麻将胡了官方网站 > 市县动态

从拓荒到引领,“一粒米”链起千亿级产业

来源: 园区科创委 发布时间: 2025-11-10 09:29 访问量: 【字体: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如期而至,主题论坛、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对接等一系列活动,在金鸡湖畔激荡产业发展的澎湃浪潮。而这场持续十五年的行业盛会,也见证着“一粒米”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生根发芽和茁壮成长。

作为国内首个将纳米技术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园区历经十余年深耕培育,已成为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先后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持续攀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拓荒从“一粒米”到千亿“航母”

时间追溯到2006年。这一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仿生研究所的落地园区,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种下了第一颗纳米种子,也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奠下了基础。

彼时,园区刚刚走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期。站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二次创业的风口,园区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前瞻布局,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如何“玩转”约等同于头发丝五万分之一的微小尺度,打造未来产业新优势?园区以“拓荒”之姿,从“零基础”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产业“基建”:组建纳米产业公司,建设苏州纳米城,同步实施纳米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纳米三年双倍增计划等政策举措,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力量推动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期间

敏芯股份、纳微科技等一批领军人才

带领的科技企业相继落地

并在政策、资金、人才、生态等多方面

支持下加速成长

成为科创板“MEMS芯片第一股”

科创板“微球第一股”

多年来,园区聚焦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新材料以及纳米大健康等四大领域,已构建起多层次、国际化的高水平人才体系,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400家,其中上市企业18家,国家先进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累计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2024年产业产值超1700亿元,2025年截至8月底已实现产值1200亿元……

科技创新的种子,正在园区裂变为产业发展的“航母舰队”。

培育从“一座城”到全球生态

作为园区纳米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苏州纳米城既是重要的载体资源,更是产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服务者。

十余年来,苏州纳米城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延展到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形成了“一核六区”的发展格局,形成创新研发、工程中试、小规模生产、产业服务、总部办公等一体化产业功能,构建了覆盖创新企业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阶段的产业投资及服务体系。而聚焦产业发展实际所需建设的20个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微纳制造、分析检测、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为推动纳米技术创新创业提供最佳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

便利并不止于服务

更在于产业链的协同

园区以应用需求为驱动,结合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势,通过“研发-创新-产业化-规模化”的循环发展模式,不断健全产业链条,完善专业协作机制。行业企业就近就能找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有效发挥以“技术融合”助力“产品赋能”作用,带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型显示等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

作为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

园区始终以全球视野推动产业发展

纳博会正是园区纳米产业对接国际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产业/人才精准对接、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技术应用“跨界融合”的舞台。今年的纳博会堪称历届之最,汇聚150余位国家级人才、500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及行业专家,集聚605场行业报告、1个主展区、8大特色专区、多个细分领域的供需对接会,吸引日、韩、美、德等国的代表企业相继赴会。相关企业纷纷表示:“不出国门,就能了解前沿资讯、创新技术和行业趋势,纳博会让企业更好融入全球产业生态!”

发展从“卡脖子”到创新引领

纳米技术被视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前沿领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为夯实创新之基,园区引进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苏州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材料生长、器件工艺、模块封装与集成应用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整体跃升。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优、共享程度最高的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能够让高性能纳米材料和器件研究从想法变成现实。目前,实验站已服务280余个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申请/授权核心专利340余项,在多个领域具重要国际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主任张珽介绍:“面向未来,信息器件原子级制造需要超高真空互联技术的支撑,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将助力科研界和产业界探索在真空环境中的制造工艺模式,有望在核心战略领域实现新突破。”

截至目前,园区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产业在高性能微球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纳米碳材料等10多个“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在高质量氮化镓衬底材料、大尺寸硅基外延材料、前驱体材料、纳米银材料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及国家标准60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园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还积极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及金融资本等多方力量,推动创新活动从“单打独斗”的“物理聚合”,迈向“兵团作战”的“化学融合”,成为园区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的又一重要引擎。

当制造技术迈向操纵原子的“终极形态”,当纳米材料渗透高端制造的智慧核“芯”……小小纳米正在微观世界挥“翼”,推动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的颠覆性变革,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提升区域产业升级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Baidu
sogou